伴隨著第12代 Intel® Core™ 桌上型處理器之橫空出世,各主機板廠商亦紛紛於第一時間推出基於 Intel® Z690 晶片組之各式新品。於其中,華碩電腦 (ASUS) 針對第12代 Core™ 處理器提供了全戰線之系列產品——從初階的 PRIME 系列,到高階之 ROG MAXIMUM 家族皆一應俱全。
我們於第一時間取得了入門款之 ASUS 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,並搭配第12代旗艦 Core™ i9-12900K,進行基頻與超頻之測試。藉以理解入門款 PRIME 系列之支援度與穩定性,另佐其規格介紹,饗之於大眾。
ASUS 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
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所採用之晶片組為專屬搭配第12代 Intel® Core™ 桌上型處理器之 Intel® Z690,其主要規格諸元列述如下:
- CPU:支援採用 LGA 1700之第12代 Core™、Pentium® Gold 與 Celeron® 處理器
支援 Intel®Turbo Boost 2.0 技術
支援 Intel®Turbo Boost Max 3.0 技術 - 晶片組:Intel® Z560
- 記憶體:4 組 DIMM 插槽,適用 DDR5 6000/5800/5600/5400/5200/5000/4800 MHz Non-ECC, Un-buffered 記憶體,最大支援 128GB
支援雙通道記憶體架構
支援 Intel® Extreme Memory Profile (XMP) 技術
支援 OptiMem II - PCIe 擴充槽:
1 組 PCIe 3.0/4.0/5.0x16(連接至CPU)
1 組 PCIe 3.0 x16(連接至晶片組,最高支援 x4 mode)
1 組 PCIe 3.0 x4(連接至晶片組)
2 組 PCIe 3.0 x1(連接至晶片組) - 儲存介面:
1 組 M.2 M Key 插槽,可安裝 2242/2260/2280/22110 SSD,連接至CPU,單獨支援 PCIe 協定。最高支援 PCIe 4.0x4 mode
1 組 M.2 M Key 插槽,可安裝 2242/2260/2280 SSD,連接至晶片組,單獨支援 PCIe 協定。最高支援 PCIe 4.0x4 mode
1 組 M.2 M Key 插槽,可安裝 2242/2260/2280/22100 SSD,連接至晶片組,單獨支援 PCIe 協定。最高支援 PCIe 4.0x4 mode
1 組 M.2 M Key 插槽,可安裝 2242/2260/2280 SSD,連接至晶片組,支援 SATA/PCIe 協定。最高支援 PCIe 4.0x4 mode
4 組 SATA 6Gb/s 連接埠
支援 Intel®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技術 - 視訊埠:
1 組 HDMI 2.0
1 組 DisplayPort 1.4 - 音效:Realtek® S1220A 7.1 聲道高傳真音效編碼器
- 網路:1 組 ASUS LANGuard 乙太網路埠,採用 Intel® I225-V 2.5Gb 網路控制器
- USB 埠:
2 組 USB3.2(3.2 Gen 2x2) 連接埠(背板一組 Type-C)
4 組 USB3.1(3.2 Gen 2) 連接埠(背板兩組 Type-A、一組 Type-C,主板一組擴充接頭)
5 組 USB3.0(3.2 Gen 1) 連接埠(背板四組 Type-A,主板一組擴充接頭)
4 組 USB2.0 連接埠(主板兩組擴充接頭)
實物開箱
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為標準 ATX 尺寸。於主體視覺上,於其擴充背板、CPU 供電模組以及 Z690 晶片組/M.2插槽 上方,皆覆蓋上大面積之散熱片。
主機板 CPU 供電部分採用 Vcore 核心 16 組 + VccGT 內顯 1 組來構成供電解決方案。
為了顧及使用者升級之需求,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之散熱器固定孔設計為 LGA 1700/115x 兼容之型式。
因應多組供電線路之散熱需求,處理器插槽周圍之 VRM 模組皆設置了大型之散熱片。
CPU 電源採用 8+8 pin 設計。
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仍舊採用 ATX 24pin 供電接頭。
搭配四組 DDR5 DIMM 插槽,最高支援 6000 MHz。依照 JEDEC 之規範,DDR5 記憶體模組之電壓控制線路,已由主機板轉移至記憶體模組。這將令 DDR5 記憶體擁有更精確之電壓漂移率,也可簡化主機板端之規劃設計。
因應 DDR5 記憶體之高時脈需求,DDR5 DIMM 插槽改使用 SMT 表面粘著形式。基板背面不再有接腳焊點,以避免高頻干擾。
設有一組 USB 3.1 擴充接頭,可連接機殼或前方面板之 Type-C 插座。另設有一組 19pin USB 3.0擴充接頭,可連接機殼或前方面板之 USB 3.0 Type-A 插座。
搭載 Realtek® S1220A 7.1 聲道高傳真音效編碼器,以及 Nichicon 音頻專用電容。
具備兩組 PCIex16、一組 PCIex4,及兩組 PCIex1 擴充槽。最左方之強化 PCIex16 插槽直連至 CPU,最高支援 PCIe 5.0x16。其他之 PCIe 擴充槽則由 Z690 晶片組拉出。
此外,因應 PCIe 5.0 之高頻寬高時脈特性,Z690-A/CSM 主機板之 PCIe 5.0 插槽亦改用 SMT 表面粘著形式。基板背面不再有訊號腳焊點,以增加屏蔽特性來避免高頻干擾。
大量的 USB 連接埠:一組 USB3.2(Type-C)、三組 USB3.1(2 * Type-A + 1 * Type-C)及四組 USB 3.0(Type-A) 連接埠。
四組 SATA 6Gb/s 連接埠。
內建四組 M.2 M Key SSD 插槽。各 M.2 插槽皆提供原廠散熱方案,來因應高速存儲之需求。
鄰近 CPU 之 M.2 SSD 插槽由 CPU 直連,最高可支援 22100 型式之 M.2 裝置,且其 PCIe 模式可支援至 PCIe 4.0 x4。
位於主機板下方之三組 M.2 SSD 插槽由晶片組拉出,其中一組支援 PCIe 與 SATA 協定,另兩組僅支援 PCIe 協定,且其 PCIe 模式皆可支援至 PCIe 4.0 x4。
實機測試
在實機測試部分,我們選用了兩組 ADATA DDR5-4800 U-DIMM 16G 記憶體,用以驗證 ASUS PRIME Z690-A/CSM 平台之記憶體支援度。而針對綜合效能測試部分,另行安裝了 ASUS TUF-RTX3080-O10G-V2-GAMING 顯示卡作為搭配測試。此外,因應第12代 Intel® Core™ 處理器混合架構之核心調度優化,此次採用微軟最新版本之 Windows 11 來建置測試環境。而平台之作業系統版本及其元件皆更新至最新狀態。
測試平台之規格:
- 中央處理器:Intel Core™ i9-12900K
- 散熱模組:ASUS ROG RYUJIN II 360 水冷散熱器
- 主機板:ASUS PRIME Z690-A/CSM
- 記憶體:ADATA DDR5-4800 U-DIMM 16G*2(AD5U480016G-B 兩組)
- 顯示卡:ASUS TUF-RTX3080-O10G-V2-GAMING
- 系統碟:Intel SSD 660p 1TB(SSDPEKNW010T8X1)
- 電源供應器:ASUS ROG-STRIX-1000G 金牌 1000W
- 作業系統:Windows 11 64位元 家用版,build 22000
專屬功能——AI Overclocking 與 ASUS Enhanced Memory Profile(AEMP)
系統順利啟動之後進入 BIOS 設定畫面。Core™ i9-12900K 於 PRIME Z690-A/CSM 之 BIOS 初始設定核心時脈為 4900MHz(4.9GHz),而 ADATA DDR5-4800 U-DIMM 支援之基礎時脈則為 4800MHz。
進入作業系統,由 CPU-Z 1.98.0 版所測得之最高時脈則為 5.0GHz。
於預設條件下進行 CPU-Z 測速項目,Core™ i9-12900K 所得之單核效能為 823.0 分,多核分數為 11468.9 分。
由 AIDA64 所測得最高時脈亦為 5.0GHz。進行記憶體之性能測試結果:讀取 70462MB/s、寫入 67568MB/s、複製 66906MB/s,延遲 83.9ns。
AI Overclocking 為 ASUS 可超頻系列主機板之專屬功能。其利用主機板上各感測元件收集之硬體數據,對於處理器進行超頻性能評分,並可藉以預測元件之超頻潛力。此外,ASUS 針對記憶體超頻,尚有獨家之 ASUS Enhanced Memory Profile(AEMP) 技術。可對於記憶體模組進行超頻性能評測,並自動生成最佳化之性能參數(AEMP)。藉由套用 AEMP 參數,能令記憶體性能表現更上一層。
要應用 ASUS 專屬之 AI Overclocking 與 ASUS Enhanced Memory Profile 功能,僅需於 BIOS 中加以啟用。系統於儲存設定後重新啟動之際會進行自我測試,等待片刻便會自動完成超頻參數設定。
於啟用 AI Overclocking 與套用 AEMP 參數之後,我們可見處理器之核心時脈上升至 5100MHz(5.1GHz),而記憶體之運作時脈則為超頻至 5200MHz (DDR5-5200)。而 AI Overclocking 預測此顆處理器之 P-core 單核最高時脈為 5400MHz(5.4GHz)@1.518V;E-core 單核最高時脈則為 3900MHz(3.9GHz)@1.268V。
啟用 AI 超頻後,重新使用 CPU-Z 1.98.0 版所測得之核心最高時脈提升至 5.4GHz。
於超頻條件下再進行 CPU-Z 測速項目,Core™ i9-12900K 所得之單核效能為 843.0 分,多核分數為 11796.9 分。
由 AIDA64 測得超頻後最高時脈亦為 5.4GHz。進行記憶體之性能測試結果:讀取 81309MB/s、寫入 73803MB/s、複製 73773MB/s,延遲 73.0ns。
我們將 CPU-Z 與 AIDA64 所測得之超頻前後效能差異加以整理,表列如下:
CPU Single Thread | CPU Multi Thread | |
---|---|---|
預設模式 | 823.0 | 11468.9 |
AI 超頻+AEMP 啟用 | 843.0 | 11796.9 |
效能增幅 | 2.43% | 2.86% |
Read | Write | Copy | Latency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預設模式 | 70462 MB/s | 67568 MB/s | 66906 MB/s | 83.9 ns |
AI 超頻+AEMP 啟用 | 81309 MB/s | 73803 MB/s | 73773 MB/s | 73.0 ns |
效能增幅 | 15.40% | 9.23% | 10.26% | 12.99% |
由上表可知,啟動 AI 超頻之後,約可令 CPU 效能再提升 2.5-3.0%。而套用 AEMP 參數之後,記憶體效能可提升約 10%,延遲亦有明顯縮短。
此外,我們分別於 Cinebench R23、R20 及 R15 版所測得超頻前後之處理器效能整理如下:
R23 Multi | R23 Single | R20 Multi | R20 Single | R15 Multi | R15 Single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預設模式 | 27506 | 2007 | 10523 | 743 | 4123 | 286 |
AI 超頻+AEMP 啟用 | 28224 | 2117 | 10854 | 812 | 4260 | 307 |
效能增幅 | 2.61% | 5.48% | 3.15% | 9.29% | 3.32% | 7.34% |
由以上數據可知,啟動 AI 超頻之後,可令 CPU 全核效能提升 2.61%。此結果與 CPU-Z 之數據表現一致。
搭配 RTX 3080 之 3DMark 評測
為測試 ASUS PRIME Z690-A/CSM 主機板搭配第12代 Core™ 處理器與 GPU 於 3D 遊戲運算時之協同表現,於此特準備了 ASUS TUF-RTX3080-O10G-V2-GAMING 顯示卡,搭配 Futuremark 公司所推出之 3DMark 進行顯示性能之評測,於 1440P 之解析度下進行測試。
首先於 3DMark 最新之 CPU Profile 測試,分別於全執行緒、16緒、8緒、4緒、2緒及單一執行緒所測得超頻前後之處理器效能整理如下:
Max threads | 16 threads | 8 threads | 4 threads | 2 threads | 1-thread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預設模式 | 11909 | 10440 | 7982 | 4243 | 2196 | 1123 |
AI 超頻+AEMP 啟用 | 12473 | 10779 | 8284 | 4356 | 2294 | 1168 |
效能增幅 | 4.74% | 3.25% | 3.78% | 2.66% | 4.46% | 4.01% |
由以上數據可知,超頻後於全執行緒所得之性能增幅為最佳。剩餘條件之上仍有 2.66%-4.46% 之效能增進。
最後,我們於基於 DirectX 12 與 DirectX 11 的 Time Spy 及 Fire Strike 項目進行測試,於不同解析度之設定所得處理器效能分數,整理如下:
Time Spy | Time Spy Extreme | Fire Strike | Fire Strike Extreme | Fire Strike Ultra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預設模式 | 16482 | 9009 | 36567 | 38725 | 38108 |
AI 超頻+AEMP 啟用 | 18729 | 9516 | 41889 | 40107 | 39869 |
效能增幅 | 13.63% | 5.62% | 14.55% | 3.56% | 4.62% |
由以上之測試結果可知,系統於低解析度之下之超頻表現,較高解析度條件下為佳。最高約可有 14% 之性能增進。
搭配 Intel® Core™ i9-12900K 之全面評測←榮耀歸於王座——第12代 Core™ 處理器重現 Conroe 傳奇
Intel® Core™ i9-12900 功耗篇→龍神Mk.2參上——ASUS ROG RYUJIN II 360 水冷散熱器